俄烏沖突下,歐洲多國對核能發展有了新思路
2021年年初,歐洲極寒天氣疊加三季度風力不足,下半年歐洲天然氣、電力、碳排放價格飆升至歷史新高,引發了歐洲各國對能源安全的擔憂。大部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較高,2022年俄烏沖突之后,歐盟天然氣、電力價格持續攀升,進一步為能源安全敲響了警鐘。近期,歐盟多個組織和國家提出重新重視核電發展,或將迎來核能新發展機遇。
2022-05-10
新項目核準,雙碳目標下如何推動核電高質量發展?
4月2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在嚴監管、確保絕對安全前提下有序發展核電。對經全面評估審查、已納入國家規劃的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陸豐三個核電新建機組項目予以核準。這是自2021年4月以來,首次有新核電項目獲批。雙碳目標下,應如何推動核電高質量發展?
2022-04-21
重磅預告!第十屆“魅力之光”杯核科普啟動儀式暨院士鳳凰網直播活動
4月21日15:00“魅力之光”將再次啟航,來自中國工程院的兩位院士將與你一起走近核科學展望綠色美好未來。
2022-04-21
我國核電風光發電量、上網電量雙雙突破10億千瓦時
據國資委官方微信號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清潔能源發電量、上網電量取得可喜成果。截至3月29日24:00,中國核電(8.010, -0.10, -1.23%)風光發電業務單月發電量、上網電量首次雙雙突破10億千瓦時大關,與燃煤發電相比相當于減少燃燒12.49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排放77.28萬噸,植樹造林702.53公頃。
2022-04-01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上海電氣參建福清核電6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
2019年3月21~22日,上海電氣核電集團下屬上海第一機床廠有限公司承制的福清核電6號機組堆內構件設備通過正式驗收,為“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的順利推進和全面建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2022-04-01
核能供熱發展模式研究
核能作為清潔低碳安全有效的能源形式,在集中供熱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發展核能供熱有助于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實現能源結構和產業升級,同時國家能源局也在試點運行。
2022-03-31
經濟之聲《報時中國經濟》余劍鋒:踐行“強核報國、創新奉獻”新時代核工業精神
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應邀參加《報時中國經濟》回首過去、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分享他們的思考和實踐,展現持續深化改革,堅持創新驅動、勇于作為擔當的新時代央企形象。
2022-03-30
中國核電躋身世界第一方陣
近日,從福建福清傳來好消息,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第2臺機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6號機組正式具備商運條件,至此,華龍一號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運。
2022-03-30
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司長湯搏:依法規范開展核電廠和研究堆核安全監管
我國高度重視核安全,提出實行最嚴格的安全標準和最嚴格的監管,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核能利用發展較快的國家之一。過去一年我國核電廠和研究堆安全狀況如何?2022年,在核電廠和研究堆核安全監管方面有哪些重點工作?另外,針對落實碳達峰、碳中和重大戰略部署,在核電安全監管方面有哪些考慮和安排?為此,生態環境部核電安全監管司司長湯搏給予了解答。
2022-03-25
工作研究丨碳中和目標下核電發展初步研究
我國新能源資源豐富地區主要在“三北”地區,電力消費集中在土地資源緊張、可再生能源稟賦不足的中東部地區,核電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選擇。
2022-03-23
核電行業分析:碳中和下核電或大力發展
截止2020年,世界平均核電發電量占比10.4%,排名第一的法國占比70%。根據wind數據,中國2021核電發電量占比總發電量的5.02%。
2022-03-23
儲能產業萬億級藍海,核能企業能占幾成?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國內外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催生出了萬億級的儲能藍海市場。根據中咨公司測算,2021~2025年,我國累計新增儲能裝機規模6000萬千瓦以上,復合增速達21%。核能企業應提高儲能產業戰略定位、推動優勢科技成果轉化、布局新能源發電自建聯建儲能,抓住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2022-03-22
國家發布“十四五”新型儲能方案,核能迎來新的戰略機遇
新型儲能是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裝備基礎和關鍵支撐技術,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為推動“十四五”新型儲能高質量規?;l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爸泻酥菐臁睂<医ㄗh,核能企業要快速抓住儲能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應提高儲能產業的戰略定位、推動優勢科技成果轉化、布局新能源發電自建聯建儲能。
2022-03-22
“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行動計劃”正式發布
3月2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公布“中國科學院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行動計劃”,詳細介紹了科技戰略研究、基礎前沿交叉創新、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新技術綜合示范、人才支持培育、國際合作支撐、創新體系能力提升、“雙碳”科普等八大行動,以及面向“雙碳”戰略重大科技需求具體實施的18項重點任務。
2022-03-03
“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成立 核電將成為“碳中和”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先進核電技術品牌“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于2月28日在上海正式成立。據了解,“國和一號”是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國和一號核電機組設計壽命達60年,發生嚴重事故的概率相比二代核電機組降低100倍。單臺機組年發電量可滿足超過2200萬居民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超過900萬噸。
2022-03-02